400-024-1223
2579677665@qq.com
北京皇族伯威

按需定制

多种规格,按需定制

优质源材料

选材自原生态竹材,更健康,更环保

淡淡竹香

给家人一个健康的家居环境
400-024-1223
行业新闻
news

2025年建材行业机会捕捉

TIME: 2025-03-18 丨 VIEWS: 3
1.1前端销售数据拐点降至,一线城市二手房修复动能强
自22年以来地产需求持续下行,房屋销售和开工面积开始进入下行周期,截止2024年4月10日,商品房销售/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累计值分别达7.8/6.1/4.2亿平,同比分别-16%/-23%/-24%,单月来看,24年10月销售/新开工/竣工面积分别达7646/5176/5180万平,同时分别-2%/-27%/-20%,销售端降幅边际收窄,开工和竣工端仍在下探。11月重点30城单月销售面积比现实20%增长,12月首周延续增长趋势,政策拉动效果在持续显现,销售好转有望带动新建端逐渐企稳。
今年"5.17"新政之后,特别是9月底至今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此前高层会议表态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地产政策定调明显转向。
当前从地产需求端政策来看,已基本做到应出尽出,有望带动地产销售端逐步企稳。住房消费需求的限制性政策已基本解除,房货利率和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加上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优惠、“以旧换新"、购房补贴等政策措施,居民购房成本大幅降低。而供给端存量商品房和存量闲置土地的收储是目前亟待破解的最大难题,也是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当前政策推进仍存多重因素制约,如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同、商品房收储用作保障房涉及资金来源、收储规则等一系列问题。从目前供给端政策推进情况看,截至10月末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货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完成预期融资规模的3/4。
2.1.需求端:地产新建企稳+财政发力,预计25年水泥产量同比降幅有望收富
P从下游需求来看,当前地产端对水泥的拖累仍然存在,24年1-10月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3%,和水泥消费量相关的地产开工端今年1-10月实现6.1亿平米,同比下滑22.7%,其中10月单月同比下滑26.6%,虽然新开工仍处于下行通道,但从前端数据来看,10月份地产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已收窄至-1.6%。11月同比增速有望转正,前端销售数据的改善或意味着新建端也将逐渐企稳,我们判断25年地产端对于水泥需求的拖累将有所减弱。基建方面,前10个月狭义基建/广义基建同比分别+4.3%/+9.4%,我们认为随着财政的发力,25年基建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根据天风建筑组预测,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或在8.8%。24年1-10月水泥行业实现总产量15亿吨,同比下滑10.3%,基建对水泥需求仍将起到拉动作用。我们预计全年产量或在18亿吨左右,产量可能创下10年以来新低水平。
2.2.25年供给侧改革进入新阶段,通过环保、双碳控制产能产量将是未来政策的主要方向
从过去来看,行业依靠错峰生产政策实现了16-19年利润的增长,但当前环境下,其局限性在于:1)不同省份的错峰政策力度不一。除北方15省份冬季错峰生产的约象性较强之外,非采暖季的错峰一般由当地水泥协会发布方案并负责停窑的核查工作,监管、处罚力度较低。2)由于需求已进入下行趋势,协会在年初制定的错峰生产方案很可能难以填补需求缺口。3)头部企业战略方向的调整,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协同的难度。
当前水泥行业“超产“现象较为普遍,使得供给过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水泥生产线之所以能够实现超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地方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发展考虑,为吸引企业投资违规“批小建大”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生产工艺的不断升级,使得企业通过对老线进行技改提升实际产能,超产对于正常的错峰生产的执行也造成一定干扰。目前全国水泥行业共有水泥鼎料生产线1500条左右,几乎所有的水泥熟料生产都存在超产的情况,据可得数据,我们测算江西、河南等13个省份平均超产率约7%,而考虑到统计数据中只统计了超产运行的产能情况,实际上正常运行或暂未超产的产能可能也具备超产的能力,而根据业内经验,水泥熟料生产线平均超产率可能在30%,按照当前全国水泥熟料在产产能17.24亿吨计算。对应实际产能或在22亿吨以上。

2.3.四季度水泥价格全面推涨,25年有望走出利润底部
7/10
》从24年水泥出货率来看,需求端仍旧表现相对疲软,但从水泥价格表现来看,24年降幅相比23年明显有所放缓,而作为过去价格洼地的东北地区24年水泥价格实现逆势上涨,其背后原因仍旧是错峰生产的发力。10月初华东长三角沿江地区县料价格计划一次性大幅上涨100元/吨,此轮涨价落实情况较为理想,核心原因在于进入最后需求期企业利润诉求明显增强,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错峰,其他地区纷纷响应。四季度截至目前,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水泥均价分别为384/518/430/4001405/403/434元/吨.环比03分别-10/-5/+74/+56/+34/+54/+14元,其中华东、华中、西南地区改善相对明显,短期来看,四季度业靖环比有望实现正增长。根据水泥网预计,24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利润总额或在31亿元上下,同比下降80%,全年利润总额可能创近20年新低。近期水泥企业稳价意愿强烈,多数地区企业或将继续采取以涨促稳策略,有望为25年开年水泥价格莫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主观来看,企业战略逐渐转向以利润考核为重心,更利于价格恢复,客观来看,供给侧如限产等政策也在逐渐发力,预计25年国内水泥企业利润有望走出相对底部。
3.1.需求:看好风电、光伏领域,出口或面临关税提升压力
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奠定需求基础,风电、光伏是最强增长点,出口或面临关税提升压力。2023年我国玻瑞纤维产量达723万吨,我们测算国内表观消费量(产量剔除生产商库存以及净出口口径)约535万吨,同比增长13%,我们预计24年1-10月份同比或继续有9%左右增长。整体来看,玻纤需求和GDP增速的相关性较强,25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分领域来看,玻纤下游较为多元化,我们认为和传统建筑领域相关的需求增长或相对平缓,风电有望受益于装机增长所带来的增量,光伏领域有望开始放量,风电和光伏是主要的需求增长点,而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或保持稳健增长。出口方面,24年1-10我国玻纤及制品净出口量169.9万吨,同比增长15.5%,25年出口或面临关税提升压力,相对利好在海外布局的龙头企业,如中国巨石。
3.3. 价格:24年行业出现两轮集中涨价潮,底部基本夯实
电子纱/电子布二季度提价后目前维持平稳,25年有进一步向上可能。电子纱/电子布价格周期性亦十分明显,自15年以来行业共经历两轮周期,每轮周期的起点均为供给相对平稳状态下需求发力。自21年年底以来电子纱价格经历了连续两年多的下跌,24年3月底跌至历史底部7249元/吨,电子布价格跌至底部3.30元/平米。4月初电子纱/电子布厂商开始提价,6月份以来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截止24年12月5日,电子纱价格较低点提涨27%达9200元/吨,电子布价格提涨18%达3.9元/米。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受益于价格端的修复,以电子布销售为主的宏和科技02利润已实现盈利,2403毛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达18.99%/1.4%,均已实现触底反弹。考虑到25年电子纱/电子布供给端压力较小,随着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的恢复,价格仍有进一步向上可能。
需求:竣工仍存下行压力,表观消费量高位震荡
需求端受竣工景气下滑影响,玻璃表观消费量仍在高位震荡。24年以来地产竣工景气度持续回落,截止24年10月地产竣工面积同比-23.9%达4.20亿平。受此影响浮法玻璃需求承压,其间持续累库。10月开始受涨价氛围带动,部分中下游采购情绪好转,适量备货,需求有边际修复,截止24年11月28日达4388万重箱,月环比超-200万重箱,年同比+545万重箱。而从浮法玻璃消费量来看,我们计算24年至今(11.21)同比小幅增长4.1%,表现好于竣工情况,预计主要受玻璃渗透率提升影响。